很長時間以來,高校和研究院所的科研成果轉化一直是個難題。許多專利在申請注冊之后,就“養在深閨人未識”,真正實現從專利技術到產業轉化的寥寥無幾。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福建中科芯源于2013年成立,由董事長張修強掛帥,與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的科學家合作,探索熒光陶瓷材料在LED領域的技術攻關、產品開發和生產應用。
“熒光陶瓷LED”是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原中科院物構所)軍轉民透明激光陶瓷在LED照明上的創新應用,變革性替代傳統LED光源的封裝模式,解決了我國傳統LED行業無法自主大功率封裝和無法繞開國外專利保護兩個重大難題。經過福建中科芯源光電科技有限公共同努力,實現了從材料、封裝工藝到核心裝備全鏈條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
從實驗室到規模化量產,并不是一條容易走的路
歷經10多年,讓大功率熒光陶瓷LED燈具發出穩定而明亮的光
依托中國科學院海西研究院軍轉民技術——透明熒光陶瓷LED在智慧照明上的創新應用,中科芯源研制出全球首個千瓦級K-COB光源及光源模組,具有較高的吸收系數及折射率,且透明性好、硬度高、耐腐蝕、耐高溫,并由此成為全球首家通過美國倍科實驗室單顆600W大功率COB LM-80認證的企業。
歷經10多年,中科芯源逐漸成長為將科研成果成功轉化的典型案例。如今,中科芯源的產品已經廣泛應用于全球多個領域,從亞運會訓練場到韓國體育館場,從印度洋漁場到西班牙工廠,都能看到中科芯源大功率熒光陶瓷LED燈具發出穩定而明亮的光。
以中科芯源在業內數一數二的技術實力為依托,獲得“最佳LED光源照明技術創新獎”、中國照明“金手指獎”、“弘光重大專項(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重點專項)”“福建省領軍團隊”等多個獎項,并在2023年榮獲“福建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稱號。
這背后,有中科芯源研發團隊數年來的不懈奮斗和精益求精,也有董事長張修強和擔任首席科學家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洪茂椿對熒光陶瓷為傳統LED升級帶來巨大機會的清醒認知和篤定。
創業公司靠資本砸錢迅速成長的時代已經遠去了,中科芯源展現出另一種實現發展的路徑——踩準趨勢的頂尖人才深耕行業,穩扎穩打,讓科研成果一步步實現商業化落地,真正解決困擾行業多年的難題,讓照明行業的產業升級朝前邁出一大步。
突破40余項
“卡脖子”技術
陶瓷粉料中加入稀土材料,采用先進工藝制成的熒光陶瓷,固定于LED芯片表面,會產生什么魔法效應?在中科芯源公司展廳里,記者看到,該公司的熒光陶瓷LED照明產品實現了規模化生產,在體育、深海捕魚、搜救等領域成功應用。
“熒光陶瓷是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在激光透明陶瓷的基礎上發明而來。熒光陶瓷替代了傳統封裝工藝的熒光粉和膠,固定于LED芯片表面,獲得白光LED。”中科芯源公司總經理助理吳亞中介紹,相較于傳統封裝工藝存在的膠體受熱老化變形、熱量聚集造成光源失效等問題,熒光陶瓷LED可有效避免這些問題,提高了LED光源的可靠性,延長了光源的壽命,減少了光源的光衰。正是基于熒光陶瓷的優良特性,中科芯源公司全球首創單顆超過1000W的光源,并通過美國倍科實驗室測試認證,目前該公司已突破單顆1800W的LED光源技術。
大功率透明熒光陶瓷只是閩都創新實驗室頂尖創新成果之一。該實驗室副主任鄭發鯤表示,3年多來,實驗室突破了光芯片與點芯片、編碼與標識解析技術、腫瘤精準診療一體化與稀土納米等關鍵核心技術和制約產業發展的“卡脖子”技術40多項,完成重大創新成果超25項,助力產業升級。
此外,該實驗室還孵化成立了量子云碼、有成科技等3家高技術企業,推動成立萊科光電子、蘭姆達物理技術研究院等10多家高技術企業。
日積跬步
終將成為行業引領者
在將陶瓷材料推向市場的過程中,中科芯源又遇到了新的挑戰。在市場布局上,中科芯源的策略頗有些曲線救國的意味。
因為傳統散熱器無法與陶瓷光源達成匹配,導致熱量分布不均,影響了產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為解決這一問題,中科芯源開始自主設計大功率燈具,包括探照燈、體育場館燈和機場燈等。通過做燈具,提高客戶對陶瓷材料應用在照明領域的認可度,繼而打開更大的市場。
目前,中科芯源的燈具產品線涵蓋了六大模塊,包括海洋照明、體育照明、港機照明、工業照明、道路照明和景觀照明。這些產品不僅滿足了市場的多樣化需求,也體現了中科芯源在不同領域的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
相對傳統燈具,中科芯源的熒光陶瓷燈具有零光衰、實現零光衰、高節能、長穩定、多配光等多種優勢。
以標準足球場的場館燈為對比,需要306盞1000W的傳統SMD燈具,而中科芯源只用270盞1000W的COB燈具。除了節能,中科芯源還能讓燈具綜合造價降低,因為大功率燈具一般需要較高的燈桿懸掛,而COB燈具重量更輕,其燈桿及燈桿基座的重量也都可以降低,從而將整體成本降低。
另一方面,中科芯源早在2017年就開始向海外市場拓展,東南亞、日韓、歐美市場都能看到中科芯源大功率燈具的身影。目前,在東南亞市場,中科芯源主要提供工廠燈和大功率投光燈的光源,以滿足當地市場對高效節能照明產品的需求;在歐美市場,則注重提供高端光源類產品,如定制化的影視燈光源,滿足這些市場對高品質照明產品的追求;在韓國市場,主要提供體育場館燈具。
2023年,中科芯源的營收達到接近一個1億,其中絕大部分是由燈具產品貢獻的。但在中科芯源的規劃里,陶瓷材料會在未來幾年成為公司的主要營收來源,預計明年會占到整體營收的30%以上,后年則會達到60%以上。
這一預期實現的信心來自中科芯源目前重點布局的汽車燈具板塊。據介紹,市面上現有的汽車燈具大多采用熒光玻璃制造。由于熒光玻璃在工藝和特性上的一些限制,熒光玻璃的生命周期為2-3年,熒光陶瓷替代熒光玻璃將是接下來趨勢。
2022年底,國內領先的LED企業之一國星光電找到了中科芯源,希望能共同開發汽車燈具的新項目。在此之前,國星光電已嘗試過用藍寶石、熒光玻璃燈等多種材料來做車燈光源,但這些材料的性能參數始終與歐司朗(OSRAM)的同類型產品相去甚遠。
在深入研究后,中科芯源的第一個陶瓷汽車燈樣品在性能上已經達到了歐司朗70%的水平,而且其樣品成本更低、尺寸更小。此后,中科芯源和國星光電確定了基本的合作方案。
從那時起,中科芯源不斷探索陶瓷在汽車領域的應用,將汽車照明作為公司重點布局方向。目前,中科芯源正在和比亞迪、江西晶能等四家頭部汽車光源分裝廠商合作,做技術匹配,只要匹配成功,這些廠商做完車規認證,那么合作就達成了。
每個應用在汽車上的光學元器件,都必須通過國家的汽車規級認證。這一認證需要三個月到半年時間。今年4月9日,中科芯源與國星光電合作的熒光陶瓷光源器件應用在HUD上正式通過國家汽車規級認證。
“接下來,我們的陶瓷材料在市場占有率上會大幅提升。汽車燈材料市場估算有10億規模,預計我們能在三年內占到市場的30%左右,實現3億營收規模。”林曉表示。
這些數據背后,顯示出中科芯源的野心——成為LED大功率照明的引領者。“我們真正對標的企業是歐司朗。我們目前很多指標已經跟歐司朗非常接近甚至超過歐司朗。這也是我們董事長最初創業的情懷。”
文章來源: 創業家,海峽網,高新福州
原文鏈接: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50271.html
來源:賢集網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福建中科芯源于2013年成立,由董事長張修強掛帥,與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的科學家合作,探索熒光陶瓷材料在LED領域的技術攻關、產品開發和生產應用。
“熒光陶瓷LED”是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原中科院物構所)軍轉民透明激光陶瓷在LED照明上的創新應用,變革性替代傳統LED光源的封裝模式,解決了我國傳統LED行業無法自主大功率封裝和無法繞開國外專利保護兩個重大難題。經過福建中科芯源光電科技有限公共同努力,實現了從材料、封裝工藝到核心裝備全鏈條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
從實驗室到規模化量產,并不是一條容易走的路
歷經10多年,讓大功率熒光陶瓷LED燈具發出穩定而明亮的光
依托中國科學院海西研究院軍轉民技術——透明熒光陶瓷LED在智慧照明上的創新應用,中科芯源研制出全球首個千瓦級K-COB光源及光源模組,具有較高的吸收系數及折射率,且透明性好、硬度高、耐腐蝕、耐高溫,并由此成為全球首家通過美國倍科實驗室單顆600W大功率COB LM-80認證的企業。
歷經10多年,中科芯源逐漸成長為將科研成果成功轉化的典型案例。如今,中科芯源的產品已經廣泛應用于全球多個領域,從亞運會訓練場到韓國體育館場,從印度洋漁場到西班牙工廠,都能看到中科芯源大功率熒光陶瓷LED燈具發出穩定而明亮的光。
以中科芯源在業內數一數二的技術實力為依托,獲得“最佳LED光源照明技術創新獎”、中國照明“金手指獎”、“弘光重大專項(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重點專項)”“福建省領軍團隊”等多個獎項,并在2023年榮獲“福建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稱號。
這背后,有中科芯源研發團隊數年來的不懈奮斗和精益求精,也有董事長張修強和擔任首席科學家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洪茂椿對熒光陶瓷為傳統LED升級帶來巨大機會的清醒認知和篤定。
創業公司靠資本砸錢迅速成長的時代已經遠去了,中科芯源展現出另一種實現發展的路徑——踩準趨勢的頂尖人才深耕行業,穩扎穩打,讓科研成果一步步實現商業化落地,真正解決困擾行業多年的難題,讓照明行業的產業升級朝前邁出一大步。
突破40余項
“卡脖子”技術
陶瓷粉料中加入稀土材料,采用先進工藝制成的熒光陶瓷,固定于LED芯片表面,會產生什么魔法效應?在中科芯源公司展廳里,記者看到,該公司的熒光陶瓷LED照明產品實現了規模化生產,在體育、深海捕魚、搜救等領域成功應用。
“熒光陶瓷是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在激光透明陶瓷的基礎上發明而來。熒光陶瓷替代了傳統封裝工藝的熒光粉和膠,固定于LED芯片表面,獲得白光LED。”中科芯源公司總經理助理吳亞中介紹,相較于傳統封裝工藝存在的膠體受熱老化變形、熱量聚集造成光源失效等問題,熒光陶瓷LED可有效避免這些問題,提高了LED光源的可靠性,延長了光源的壽命,減少了光源的光衰。正是基于熒光陶瓷的優良特性,中科芯源公司全球首創單顆超過1000W的光源,并通過美國倍科實驗室測試認證,目前該公司已突破單顆1800W的LED光源技術。
大功率透明熒光陶瓷只是閩都創新實驗室頂尖創新成果之一。該實驗室副主任鄭發鯤表示,3年多來,實驗室突破了光芯片與點芯片、編碼與標識解析技術、腫瘤精準診療一體化與稀土納米等關鍵核心技術和制約產業發展的“卡脖子”技術40多項,完成重大創新成果超25項,助力產業升級。
此外,該實驗室還孵化成立了量子云碼、有成科技等3家高技術企業,推動成立萊科光電子、蘭姆達物理技術研究院等10多家高技術企業。
日積跬步
終將成為行業引領者
在將陶瓷材料推向市場的過程中,中科芯源又遇到了新的挑戰。在市場布局上,中科芯源的策略頗有些曲線救國的意味。
因為傳統散熱器無法與陶瓷光源達成匹配,導致熱量分布不均,影響了產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為解決這一問題,中科芯源開始自主設計大功率燈具,包括探照燈、體育場館燈和機場燈等。通過做燈具,提高客戶對陶瓷材料應用在照明領域的認可度,繼而打開更大的市場。
目前,中科芯源的燈具產品線涵蓋了六大模塊,包括海洋照明、體育照明、港機照明、工業照明、道路照明和景觀照明。這些產品不僅滿足了市場的多樣化需求,也體現了中科芯源在不同領域的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
相對傳統燈具,中科芯源的熒光陶瓷燈具有零光衰、實現零光衰、高節能、長穩定、多配光等多種優勢。
以標準足球場的場館燈為對比,需要306盞1000W的傳統SMD燈具,而中科芯源只用270盞1000W的COB燈具。除了節能,中科芯源還能讓燈具綜合造價降低,因為大功率燈具一般需要較高的燈桿懸掛,而COB燈具重量更輕,其燈桿及燈桿基座的重量也都可以降低,從而將整體成本降低。
另一方面,中科芯源早在2017年就開始向海外市場拓展,東南亞、日韓、歐美市場都能看到中科芯源大功率燈具的身影。目前,在東南亞市場,中科芯源主要提供工廠燈和大功率投光燈的光源,以滿足當地市場對高效節能照明產品的需求;在歐美市場,則注重提供高端光源類產品,如定制化的影視燈光源,滿足這些市場對高品質照明產品的追求;在韓國市場,主要提供體育場館燈具。
2023年,中科芯源的營收達到接近一個1億,其中絕大部分是由燈具產品貢獻的。但在中科芯源的規劃里,陶瓷材料會在未來幾年成為公司的主要營收來源,預計明年會占到整體營收的30%以上,后年則會達到60%以上。
這一預期實現的信心來自中科芯源目前重點布局的汽車燈具板塊。據介紹,市面上現有的汽車燈具大多采用熒光玻璃制造。由于熒光玻璃在工藝和特性上的一些限制,熒光玻璃的生命周期為2-3年,熒光陶瓷替代熒光玻璃將是接下來趨勢。
2022年底,國內領先的LED企業之一國星光電找到了中科芯源,希望能共同開發汽車燈具的新項目。在此之前,國星光電已嘗試過用藍寶石、熒光玻璃燈等多種材料來做車燈光源,但這些材料的性能參數始終與歐司朗(OSRAM)的同類型產品相去甚遠。
在深入研究后,中科芯源的第一個陶瓷汽車燈樣品在性能上已經達到了歐司朗70%的水平,而且其樣品成本更低、尺寸更小。此后,中科芯源和國星光電確定了基本的合作方案。
從那時起,中科芯源不斷探索陶瓷在汽車領域的應用,將汽車照明作為公司重點布局方向。目前,中科芯源正在和比亞迪、江西晶能等四家頭部汽車光源分裝廠商合作,做技術匹配,只要匹配成功,這些廠商做完車規認證,那么合作就達成了。
每個應用在汽車上的光學元器件,都必須通過國家的汽車規級認證。這一認證需要三個月到半年時間。今年4月9日,中科芯源與國星光電合作的熒光陶瓷光源器件應用在HUD上正式通過國家汽車規級認證。
“接下來,我們的陶瓷材料在市場占有率上會大幅提升。汽車燈材料市場估算有10億規模,預計我們能在三年內占到市場的30%左右,實現3億營收規模。”林曉表示。
這些數據背后,顯示出中科芯源的野心——成為LED大功率照明的引領者。“我們真正對標的企業是歐司朗。我們目前很多指標已經跟歐司朗非常接近甚至超過歐司朗。這也是我們董事長最初創業的情懷。”
文章來源: 創業家,海峽網,高新福州
原文鏈接: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50271.html
來源:賢集網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