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橡膠機械網 日前,2014年度全球輪胎75強排行榜揭榜。榜單顯示,新入榜企業5家,其中4家為中國公司。榜單由美國《橡膠與塑料新聞》組織評選,以2013年企業輪胎相關業務收入為排名依據。
普利司通繼續折桂
與去年榜單相比,前四名的銷售額都略有下降,但名次不變,依舊保持“百億美元俱樂部”身份。普利司通以273.9億美元的銷售額連續第六年折桂。得益于薩巴奇輪胎和諾基亞輪胎這兩個參股公司的貢獻,普利司通依舊保持比第二、三位的米其林和固特異高19億美元和98億美元的優勢。
第四位的仍是德國大陸,111.5億美元的銷售額進一步縮短了與前三強差距。去年第五位與第六位座次調換,意大利倍耐力公司位居第五,日本住友第六。
而前十名中的其他企業位次較去年沒有更迭。韓泰以其10%銷售額增長,成為前十強增幅最大企業,從而坐穩第七位寶座。日本優科豪馬為前十強銷售額降幅最大企業,盡管銷售額下降11.7%,卻依舊坐穩第八位。
前十最后兩個席位依舊為中國輪胎企業,正新國際以47.686億美元位居第九,杭州中策位居第十。
前20名的企業位次有變,但未增加新成員。新加坡佳通輪胎因為計入印尼佳通收入,銷售額大增39.3%,從15位上升至11位。中國的三角輪胎比去年提升一位,位居第15位。
新入榜企業5家,其中4家為中國公司——山東德瑞寶、山東恒宇、山東泰山、山東八一,另一家為荷蘭Magna輪胎集團。
意大利馬輪固力、中國廣州珠江輪胎、泰國Inoue橡膠、美國Maine工業、巴基斯坦通用輪胎橡膠則跌出榜單。
阿波羅收購固鉑橡膠失敗,宣告去年全球輪胎收購重組成效甚微。幾個小型收購案為:住友收購阿波羅在南非/中東鄧祿普資產,帝坦國際收購卡迪安特Voltyre-Prom工廠,雙錢控股收購昆輪股份,這些收購可能對下年度排名發生影響。
中國企業持續崛起
上榜企業中,中國企業成為靚麗風景。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輪胎生產大國及世界輪胎制造中心。榜單中有中國企業34家(含中國臺灣5家),較去年增加3家,占總數的45.3%。
前十強中占據2席、前二十強中占據5席、在17家“20億美元俱樂部”中占3家、在33家“10億美元俱樂部”里中國占11家、增長前三位全是中國企業,分別是山東泰山、青島森麒麟輪胎、山東恒豐;在輪胎投資額排名中,中國也是輪胎投資額最大國家。
在前75強中有18家外資企業在中國設有獨資/合資企業,中國業務為其輪胎銷售收入增長作出較大貢獻。75強中共有48家在中國生產輪胎,其中前十強全部在中國設有輪胎工廠。
普利司通繼續折桂
與去年榜單相比,前四名的銷售額都略有下降,但名次不變,依舊保持“百億美元俱樂部”身份。普利司通以273.9億美元的銷售額連續第六年折桂。得益于薩巴奇輪胎和諾基亞輪胎這兩個參股公司的貢獻,普利司通依舊保持比第二、三位的米其林和固特異高19億美元和98億美元的優勢。
第四位的仍是德國大陸,111.5億美元的銷售額進一步縮短了與前三強差距。去年第五位與第六位座次調換,意大利倍耐力公司位居第五,日本住友第六。
而前十名中的其他企業位次較去年沒有更迭。韓泰以其10%銷售額增長,成為前十強增幅最大企業,從而坐穩第七位寶座。日本優科豪馬為前十強銷售額降幅最大企業,盡管銷售額下降11.7%,卻依舊坐穩第八位。
前十最后兩個席位依舊為中國輪胎企業,正新國際以47.686億美元位居第九,杭州中策位居第十。
前20名的企業位次有變,但未增加新成員。新加坡佳通輪胎因為計入印尼佳通收入,銷售額大增39.3%,從15位上升至11位。中國的三角輪胎比去年提升一位,位居第15位。
新入榜企業5家,其中4家為中國公司——山東德瑞寶、山東恒宇、山東泰山、山東八一,另一家為荷蘭Magna輪胎集團。
意大利馬輪固力、中國廣州珠江輪胎、泰國Inoue橡膠、美國Maine工業、巴基斯坦通用輪胎橡膠則跌出榜單。
阿波羅收購固鉑橡膠失敗,宣告去年全球輪胎收購重組成效甚微。幾個小型收購案為:住友收購阿波羅在南非/中東鄧祿普資產,帝坦國際收購卡迪安特Voltyre-Prom工廠,雙錢控股收購昆輪股份,這些收購可能對下年度排名發生影響。
中國企業持續崛起
上榜企業中,中國企業成為靚麗風景。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輪胎生產大國及世界輪胎制造中心。榜單中有中國企業34家(含中國臺灣5家),較去年增加3家,占總數的45.3%。
前十強中占據2席、前二十強中占據5席、在17家“20億美元俱樂部”中占3家、在33家“10億美元俱樂部”里中國占11家、增長前三位全是中國企業,分別是山東泰山、青島森麒麟輪胎、山東恒豐;在輪胎投資額排名中,中國也是輪胎投資額最大國家。
在前75強中有18家外資企業在中國設有獨資/合資企業,中國業務為其輪胎銷售收入增長作出較大貢獻。75強中共有48家在中國生產輪胎,其中前十強全部在中國設有輪胎工廠。
